(本站不提供線上閱讀,請至圖書館借書。) |
- 出版社:木馬文化
- ISBN:9789866973420
- 頁數:455頁
- 字數:182000字
- 難易度:
難
|
簡介:
本書故事是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,德國希特勒迫害猶太人時期。 \n 一九三九年,九歲小女孩莉賽爾和弟弟韋納被母親寶拉送往寄養家庭的途中,弟弟不幸病死,在弟弟的喪禮後,莉賽爾「偷」走一本書以紀念痛失的親情,卻也因此開啟她與文字的緣分。 \n 來到寄養家庭後,莉賽爾每晚惡夢不斷,養父修柏曼耐心陪伴和教她識字,安撫了她不安的心靈,也引發她閱讀的興趣;莉賽爾更結識了朋友魯迪,彼此患難與共,度過許多悲喜的日子。 \n 爾後,莉賽爾偷書、讀書,在戰亂中,甚至藉由文字的力量,撫慰藏匿家中地下室的猶太人麥克斯、躲避空襲的鄰人以及失去兒子的侯沙菲女士,並用文字將自己的故事寫下。 \n 本書流露人性的善良光明與統治者的殘酷黑暗,猶如死神感嘆:「人哪!人性縈繞我的心頭不去!人性怎能同時間如此光明,又如此邪惡!」引人低迴尋思。 \n \n \n
一、莉賽爾身處於哪一個國家和時代?請例舉出書中的情節敘說當時的時代背景。 \n二、莉賽爾在什麼情形下「偷」了第一本書?往後又偷了哪些書?請描述一下她偷書的目和當時 \n 的情景。 \n三、莉賽爾如何透過書籍文字,讓自己熬過苦痛?又如何以文字協助身旁的人度過苦難? \n四、本書是以何人的口吻來陳述故事,你認同作者這種的寫作手法嗎?請提出你的看法。 \n五、死神說:「每當我回想起她(莉賽爾)的時候,我就看見一長串顏色。……我所見到的三種顏 \n 色,使我感動最深。」請說說這些顏色所出現的場景?它們代表什麼意義和帶給你的感受? \n六、作者將麥克斯創作的兩本書完整的呈現在書中,你認為這樣的編排有何好處? \n
關鍵詞:
小說,史地,生命,心理,人權
|
|
|
|